观察报告
方法指导
活动阶段:方法指导
活动目标:
1.情感目标:对自己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小动物多几分喜爱之情。
2.知识目标:学会写简单的观察报告;学会整理资料。
3.能力目标: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,解决近一段观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,分享观察的发现,并且总结经验,整理资料,书写观察报告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.
两个月来同学们都在细致地观察自己的动植物,很多同学还写了7——8篇详细的观察日记,拍了很多张照片,没有相机的同学,用笔画了下来。可见,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。 我们收集了那么多的资料,难道就杂乱无章地摆在日记本上吗?那显然不美观,那我们该怎样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呢?说说你们自己的想法。
二、讨论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
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,谁先来说说。
引导学生说出:制作手抄报、海报、植物或动物成长集、观察日记(附上照片)和观察报告。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观察报告。观察报告是什么呢?想不想看看小学生的两份获奖观察报告。
三、欣赏观察报告,学写观察报告
边观察,边思考:观察报告有哪些内容?
(一)问题提出
写一写你在实践情境中发现的问题,并且用叙事的方式提出来,不要进行背景描述和分析。
(二)活动目标
围绕自己的主题内容、活动类型提出有可操作性的目标,如学会分析解决问题,能写简单的观察报告;学会照顾、爱护小动物等。
(三)活动准备
同学们还记得你在进行观察活动前,做了哪些准备吗?你可以从物质准备、知识准备、资料准备等方面来写一写。
(四)活动策划
活动策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,你还记得吗?(活动方案和观察活动记录表)
1.制定研究方案:
活动方案(案例)
研究主题 |
观察小蝌蚪的生长与变化 |
研究时间 |
2011年2月—5月 |
研究参与人员 |
何紫玚
|
研究准备 |
1、 准备饲养小蝌蚪的鱼缸。 2、 到池塘里寻找青蛙卵带。 3、 准备好相机、笔记本等,设计好观察记录表。 |
研究方法 |
观察法 |
研究内容 |
通过观察,验证我提出的问题: 1、小蝌蚪需要吃什么? 2、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到多长时间?要经过哪些变化? 3、小蝌蚪的腿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?尾巴又是怎么消失的? |
研究的步骤 |
|
1、 准备鱼缸。 2、 到池塘里寻找青蛙卵带。 3、 在观察中验证以下的问题:小蝌蚪的需要吃什么?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到多长时间?要经过哪些变化?小蝌蚪的腿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?尾巴又是怎么消失的? 4、 整理观察记录,分析结果,撰写观察报告。 5、 总结反思活动过程。 |
|
预期成果方式 |
观察照片、观察记录、观察报告。 |
对了,如果你不是进行个人研究而是和小组成员一起研究的话,那么你还得写一写你们是怎样进行“小组分工”的。
2.设计观察活动记录表
为了能记录观察活动的过程,你们设计了怎样的观察活动记录表呢?
观察时间 |
|
观察地点 |
|
记录人 |
|
观察记录 |
|
|
(五)活动实施(此部分为重点)
同学们,你们注意到了吗?活动的实施是我们写观察报告的重点,我们一定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,进行细致地观察,认真地记录,并且要边观察边想办法解决问题,可以把你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写上。另外,同学们一定要分步骤来写。
(六)活动总结与交流
1.上研究性学习课的这一天,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都带来教室,与大家交流这段时间,它的主要变化。如果你的动植物不方便带来的话,你可以带来照片、观察日记等等。
2.成果呈现的方式有很多很多,同学们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,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相结合,如有的同学喜欢画画,他可以以画画、手抄报、植物标本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;有的同学喜欢拍照,可以做出一本植物成长相册(把植物从发芽到开花、结果都拍下来);有的同学文思敏捷,善于写观察日记,于是,可以以日记的形式来展示。
四、总结
今天我们欣赏了两份优秀的观察报告,同学们肯定也有很多启发。同时,我们也了解了观察报告,认识了观察报告,并且尝试着写了写简单的观察报告。通过写观察报告,你发现了你还需要收集哪些资料了吗?课后,请同学们继续仔细观察,你会有很多的发现,也会寻找到很多的答案,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过程是特别快乐的,大胆地去试一试吧!
评论